[学者笔谈]童善保:眼界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图]
发布时间:2013-03-07 11:27:02

[编者按]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刻苦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学术研究的高度与你的学术眼界(Vision)、表达与交流能力密切关系。

■ 如果分析一下那些成功的学者的科研过程,可以用眼“高”手“低”来概括。眼“高”即眼界(Vision)开阔, 他们在选题,课题的研究的意义,工作基础方面站的都很高,而手“低”是指细节方面,他们的具体工作在每个小细节上都非常重视质量。

■ 作为老师,身教胜于声教。

■ 如何管理一个实验室,建立乐观、和谐、向上的实验室氛围是作为每一个导师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这是实验室出成果的保障。

这些年自己在交叉学科领域,从一个学生成为一名教师,也兼做了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下面,我拟从自己当学生以及培养学生的一些体会写起,希望对现在的研究生们有些启示或帮助,并与我一样的青年导师分享培养学生的点滴感悟。

学术眼界(Vision)、表达与交流能力决定学术高度

刻苦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学术研究的高度与你的学术眼界(Vision)、表达与交流能力密切关系。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过程中,不断扩大的视野,并不断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包括口头,书面交流和表达 )。很多学生不乏解决复杂深奥问题的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相比,在对问题的大的背景, 以及问题的原创性把握方面还是有些差距的。在读博士阶段,我有幸去Johns Hopkins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联合培养,在Nitish Thakor教授的指导下工作,每当和他讨论一个课题和想法的时候,被问的最多的是这个工作的意义,解决了什么样的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以后本领域有多大改变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是unique 的等等。导师不断地挑战迫使我去看更多的文献,调研这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把握问题的原创性。现在我指导研究生的时候,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让他们更多地关注课题的意义和创新性,不是因为别人没做我们才去研究,而是要多考虑这个问题的解决对目前这个领域有多大的改变。在Johns Hopkins工作了近四年,印象最深的是学术报告非常多,水平也非常高,基本上每周都有一些领域内的非常优秀的学者来做报告,报告的内容领域非常广阔,听众中不同背景的学生,博士后,教授都有。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倾听其它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建立跨学科的学术联系对开阔我们的视野非常有帮助,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你的工作会和你以前听过的某个学者的工作建立起联系。而且,从优秀的报告中,可以学习如何寻找科学问题,怎么去表达和发表自己工作。表达和交流是学术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常常给学生打个比方: 如果我们不学会怎么去把自己的工作展示出来 (比如在会议上做报告, 在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做工程研究的将工作变成专利或产品,等等),差不多相当于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工作没领工资。简单地翻翻一下顶级杂志,普通杂志,和不入流的杂志上研究论文的题目,在这个信息交流非常发达的年代,你会发现哪怕是一些不入流的杂志上的论文的选题也是有许多是很前沿的,顶级杂志上的工作之所以能发表到顶级杂志上,是因为在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的把握上(与作者的Vision有关,同样的问题,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问题的意义,结论就可以完全不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全面细致性方面,数据图标的表达方面(CNS (注:即Cell, Nature, Science) 论文上的图很多感觉是件艺术品),论文结果的讨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的选择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除了把工作做好,写出来好的论文,与同行的学术交流也非常重要。有机会多去参加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在各种场合的学术研讨会上去讲解自己的工作,并且积极在学术会议上提问和讨论问题。常常见到一些学者工作(论文)做的非常好,但在会议上讲演的时候,语言表达方面不是很好,多少有些令人遗憾。我们不培养只说不做的学生,但善于表达确实是一个优秀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我经常告鼓励我的学生参加会议的时候,多参与发言和讨论,主动提问题,不要顾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个好问题,也不要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作为学生,我们没有什么“学术面子”的问题。环顾我实验室培养的学生中,凡是优秀的学生都是那些喜欢在讨论会议上提问的学生。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学院每年都组织一次Research Day, 超过的三分之一的研究生都有机会做口头报告或墙报,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且组织专家点评。而且,我们要求每个博士生在毕业前至少有一次在国际高水平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硕士生 要有在国内会议上交流经历。

导师在对学生学术视野,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般地,什么样的导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对于希望将来从事科研的学生,我一直鼓励他们寻求去本领域最顶尖的实验室学习,交流和合作机会。同样的学生,为什么去了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就有更多成就的可能,现在国内学校在硬件设备,实验条件方面并不输给国外的这些一流的学校,重要的差别在师资和氛围。我非常赞同一个同事说的“Work with the smart if you want to be smart”。现在学校和国家有很多资源和条件支持学生去“游学”。出国留学,联合培养,或者参加国际会议都是一种“游学”经历,如果可能,在35岁前,差不多在你的学术事业相对稳定前,多去几个实验室进行“游学”, 甚至可以“游”几个学术领域,这些阅历将会成为一辈子的学术财富。武侠小说里最顶尖的武林高手往往是汲取不同门派的精华后成就的;徐霞客如果没有三十多年的旅行经历,是写不出《徐霞客游记》的。

眼“高”手“低”, 细节决定成败

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你要获得一些,就要付出一些。在科研方面也是以一样的,不管你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学术“大牛”,即便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做一个研究都要从调研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开始,完成一篇论文的过程都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有成就的学者,在学术Vision,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和交流方面受到过更好的训练,因此才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分析一下那些成功的学者的科研过程,可以用眼“高”手“低”来概括。眼“高”即眼界(Vision)开阔, 他们在选题,课题的研究的意义,工作基础方面站的都很高,而手“低”是指细节方面,他们的具体工作在每个小细节上都非常重视质量。我一直幸运在读博士阶段去 Johns Hopkins一年多的访学经历,直接在Nitish Thakor教授和当时也在那里访问的希腊Patras大学的Anastasias Bezerianos教授共同指导下进行博士论文的工作。Thakor教授具有非常活跃的学术思维和广阔的学术vision,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脑机接口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和开展神经工程领域的专家之一。每周与他的讨论会,都能顿感思路开阔,豁然开朗。Bezerianos教授当时是在那里进行学术休假访问,每天和我在一个办公室,我的具体工作都直接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文献检索和阅读开始,到确定研究问题,数据分析,论文写作,图表的每个细节( 图中的文字大小,线型选择,尺寸,颜色等等),参考文献是否合适,准确性等等,都会手把手地把关和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Thakor教授在帮我修改论文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有很多格式,信息(作者,年,页码等)错误的话,很难相信你的工作是很高质量。 多年以后,我在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时候,也是从这些细节开始,坚持“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导师怎么做比怎么说重要

作为老师,身教胜于声教。遇到过不少的导师(国外和国内的都有),经常埋怨,把不出成果归因于学生不听自己的教导或指导。实际中,可能确实有些是因为学生的缘故,但也有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是这个导师的原因。因为导师让学生去做的,他(她)自己其实也没有或不能够不到。中国的老话“严师出高徒”,我一直不大相信的,我一直秉承“明师出高徒”(注:不是“名师”)的理念。 培养学生不是发一些简单指令(“读文献”, “写论文”,…),严格要求就可以的,学生很多时候是在看导师怎么做,模仿导师怎么做的。如果一个导师每天工作很晚,他的学生也多会很努力。如果这个导师五年就发那么一两篇普通的论文,却要求学生去冲击一个顶级杂志的论文, 他和他的学生都应该是没有信心的。我的每个博士生的第一篇论文,都是带着学生一起修改不下十次(多的甚至有三十多稿的),我会一个字,一句话地去和学生一起分析,当他们写第二篇论文的时候自己就基本上知道怎么写了。如果简单地告诉学生哪部分写的不好,对于第一次写科研论文的学生是找不到北的。因为当初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这样在Bezerianos教授的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现在我也是这么指导我的学生,我相信我的这些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科研的时候,也会这么去指导他们的学生。这几年作为导师,体会到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潜力的挖掘,对科研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导师自己是怎么做的,而不是他(她)怎么去要求学生的,导师如果成天像个商人漫天飞,或者成天不看论文而看K线图,学生也不会有做科研的热情。现在,作为一个导师,会因为各种事情很忙,但我一直要求自己最低做到几点:一是, 跟踪最新的文献,每周至少读两三篇文献;二是,每周与学生交流至少一次;三是,学生的每一篇论文认真把关,没有期望成为“名师”,但一直希望自己朝着“明师”的方向努力。

构建乐观向上的实验室氛围

我当过本科生的班主任,也指导了很多研究生,实验室成员最多的时候有五六个老师和十多名研究生,还有一些在实验室实习的本科生,访问研究人员。如何管理一个实验室,建立乐观、和谐、向上的实验室氛围是作为每一个导师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这是实验室出成果的保障。每一届学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开一个特别的座谈会,了解学生读研究生的想法,然后和他们交流一些做研究生的一些理念,帮助他们逐步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转变。除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实验室规章教育外,其中必讲的两点是:一、养成独立和主动工作的习惯,从进实验室第一天起,把自己当实验室的主人,你是来实验室和导师及同学一起合作,提出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并进行研究的,而不是来完成导师的作业和任务。二、我希望他们来交大做研究生的几年要开心快乐地度过。在古代,不管欧洲还是中国,科学研究都是精英阶层的一种兴趣爱好,是因为喜欢做。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希望他们在交大的几年能开心地做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年龄是一辈子最健康、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每天在做的是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压抑的事情的话,实在是很残忍的。在毕业的时候,你可以没有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但至少应该觉得你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也做的很开心。实验室每周除了有专门讨论科研的journal club 会议外,我们每周的实验室大会是一个所有人都参加的一个非学术性的会议,有时候是happy hour的形式,主题多是非学术性的,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心理学,音乐,游戏,F1,  摄影,电影…进行讨论。此外,实验室常常组织一些户外活动或集体运动项目, 科研只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学者小传

童善保,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Med-X研究院、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教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副院长,神经工程实验室负责人。1995年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1998年获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动力机械工程系热力叶轮机械硕士学位,2002年获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2-2005年美国Johns Hopkins 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4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2008年获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十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008年起任IEEE EMBS 神经工程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on Neuroengineering)成员。2006年起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的Associate Editor。IEEE Pulse编委。建立IEEE EMBS Shanghai Chapter并担任Chair。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信号处理,高分辨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和应用,脑损伤及其康复的神经网络机理。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多模态技术(电生理信号,光学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研究神经损伤及其康复过程中的神经生理变化,神经结构和功能网络,神经可塑性机理等。在Annual Review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PLOS ONE等杂志发表论文约40篇, 主编《Quantitative EEG Analysis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rtech House Press)。